在油脂加工行业,油料的出油率是各大工厂关心的问题之一,毕竟出油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油厂的经济效益。不少人会疑惑,油料预处理真的有必要吗?它能否提高油率呢?针对这个话题,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。
作为粮油机械的厂家,今天告诉大家,对于油料作物而言,预处理是油脂提取前的关键步骤,以常见的油菜籽为例,刚收货的油菜籽表面可能附着尘土、石子等杂质,还可能存在不成熟或霉变的籽粒。若直接进行压榨,不禁会影响榨油设备的使用寿命,还会让这些杂质混入油脂中,降低油脂品质。而通过清理工序,利用筛选、分选、磁选等方法,可有效去除杂质,为后续加工坚定良好基础。
预处理中的剥壳和破碎环节,对提高出油率有着显著作用。以花生为例,花生外壳坚硬且含油量较低,如果不剥壳直接压榨,不仅会占用榨油设备的处理空间,还会阻碍油脂的顺利提取,经过剥壳、破碎处理后,花生仁的表面积增大,使内部结构发生有利于油脂提取的变化。破碎后的油料颗粒,在轧胚时能形成更薄、更均匀的料胚,增大油脂流出的通道,从而提高出油率。有数据显示,经过合理剥壳、破碎处理的油料,出油率相比未处理的能提升一定比例。
蒸炒工序更是预处理中提高出油率的 “重头戏”。将经过轧胚的料胚进行蒸炒,通过调节温度和水分,使油料细胞组织破坏程度加深,蛋白质变性,油脂黏度降低,表面张力减小。以大豆为例,适宜的蒸炒条件下,大豆内部的油脂更容易从细胞中分离出来。在实际生产中,经过准确控制温度、时间和水分的蒸炒处理后,大豆出油率会有明显提升。而且,合适的蒸炒还能改善油脂的风味和色泽,提升成品油的品质。
油料预处理不仅十分必要,更是提高出油率的重要步骤。从清理杂质到改变油料内部结构,每一个预处理步骤都环环相扣,为高效提取优质油脂创造条件。